爱尚小说网 > 三国将军本纪 > 第十二章 政变

第十二章 政变

作者:大魏左将军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
爱尚小说网 www.023us.com,最快更新三国将军本纪 !

    洛阳。

    大将军府。

    “董仲颍可还在东进?”大将军何进开口问道。

    “然,卓以伐宦之名,进军京师。”左右答。

    何进摸摸了下巴的胡子,“可使种申甫(种劭,名臣种暠后人,时任谏议大夫)劳而劝之。”

    (后汉书:大将军何进将诛宦官,召并州牧董卓,至渑池,而进意更狐疑,遣劭宣诏止之。卓不受,遂前至河南。劭迎劳之,因譬令还军。卓疑有变,使其军士以兵胁劭。劭怒,称诏大呼叱之,军士皆披,遂前质责卓。卓辞屈,乃还军夕阳亭。)

    (夕阳亭就是几阳亭,《太平寰宇记?卷三》:晋贾充出镇长安,百僚饯送,自旦及暮,故曰“夕阳亭”。——如此,更名当在晋初,姑妄信之。距离洛阳城大概15公里左右。)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割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六年八月丙寅(8月23日),太白犯心前星,戊辰(25)犯心中大星。

    八月,进入长乐白太后,请尽诛诸常侍以下,选三署郎入守宦官庐。诸宦官相谓曰:“大将军称疾不临丧,不送葬,今郯(tán)入省,此意何为?窦氏事竟复起邪?”(前者袁绍矫命搜捕宦官家属,导致宦官集团非常紧张。)

    又张让等使人潜听,具闻其语,乃率常侍段珪、毕岚等数十人,持兵窃自侧闼入,伏省中,及进出,因诈以太后诏召进。

    入坐省闼(tà),让等诘(jí)进曰:“天下愦愦,亦非独我曹罪也。先帝尝与太后不快,几至成败,我曹涕泣救解,各出家财千万为礼,和悦上意,但欲托卿门户耳。今乃欲灭我曹种族,不亦太甚乎?卿言省内秽浊,公卿以下忠清者为谁?”(简意:我们当宦官的容易吗?)

    于是尚方监渠穆拔剑斩进于嘉德殿前。让、珪等为诏,以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,少府许相为河南尹。

    尚书得诏板,疑之(尚书台的老大袁隗和何进是不会下令动袁绍司隶校尉的位置的),曰:“请大将军出共议。”中黄门以进头掷与尚书,曰:“何进谋反,已伏诛矣。”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进部曲将吴匡、张璋,素所亲幸,在外闻进被害,欲将兵入宫,宫阁闭。袁术与匡共斫攻之。中黄门持兵守阁。会日暮,术因烧南宫九龙门及东西宫,欲以胁出让等。让等入白太后,言大将军兵反,烧宫,攻尚书闼,因将太后、天子及陈留王,又劫省内官属,从复道走北宫。尚书卢植执戈于阁道窗下,仰数段珪。段珪等惧,乃释太后。太后投阁得免。

    袁绍与叔父隗矫诏召樊陵、许相、斩之。苗、绍乃引兵屯朱雀阙下,捕得赵忠等,斩之。

    吴匡等素怨苗不与进同心,而又疑其与宦官同谋,乃令军中曰:“杀大将军者即车骑也,土吏能为报仇乎?”进素有仁恩,士卒皆流涕曰:“愿致死!”匡遂引兵与董卓弟奉车都尉旻攻杀苗,弃其尸于苑中。绍遂闭北宫门,勒兵捕宦者,无少长皆杀之。或有无须而误死者,至自发露然后得免。死者二千馀人。绍因进兵排宫,或上端门屋,以攻省内。张让、段珪等困迫,遂将帝与陈留王数十人步出穀门,奔小平津。

    公卿并出平乐观,无得从者,唯尚书卢植夜驰河上,王允遣河南中部掾闵贡随植后。贡至,手剑斩数人,馀皆投河而死。

    明日,公卿百官乃奉迎天子还宫,以贡为郎中,封都亭侯。

    (后汉纪:于是司隶校尉袁绍斩伪司隶校尉樊陵、河南尹许相,勒兵捕诸中官,无少长皆诛之,死者二千余人。引兵入宫,珪等迫急,复将天子、陈留王夜至小平津,六玺不自随。是时宫中乱,百官无从者,惟河南部掾闵贡将十余人从。会尚书卢植至,按剑责珪,珪等涕泣谢罪。又追兵至,珪等白上曰:“臣等死,天下大乱矣。”乃自投于河。)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割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政变时间细考。

    按后汉书:(中平六年)八月戊辰(25日),中常侍张让、段珪等杀大将军何进,于是虎贲中郎将袁术烧东西宫,攻诸宦者。

    庚午(27日),张让、段珪等劫少帝(刘辩)及陈留王(刘协)幸北宫德阳殿。何进部曲将吴匡与车骑将军何苗战于朱雀阙下,苗败斩之。

    辛未(28日),司隶校尉袁绍勒兵收伪司隶校尉樊陵、河南尹许相及诸阉人,无少长皆斩之。让、珪等复劫少帝、陈留王走小平津。尚书卢植追让、珪等,斩数人,其余投河而死。帝与陈留王协夜步逐荧光行数里,得民家露车,共乘之。

    辛未(28日),还宫。大赦天下,改“光熹”为“昭宁”。

    但是范书《何进传》:明日,公卿百官乃奉迎天子(刘辩)还宫。反推如果是辛未回宫,那么司令校尉这一段‘出宫’应为庚午(27),后汉书原文中何苗死于27日,但是后汉书天文志中:己巳(26日),车骑将军何苗为进部曲将吴匡所杀。

    所以做个猜想,猜想正确的时间顺序应为:

    (中平六年)八月戊辰(25日),中常侍张让、段珪等杀大将军何进,于是虎贲中郎将袁术烧东西宫,攻诸宦者。

    己巳(26日),张让、段珪等劫少帝(刘辩)及陈留王(刘协)幸北宫德阳殿。何进部曲将吴匡与车骑将军何苗战于朱雀阙下,苗败斩之。

    庚午(27日),司隶校尉袁绍勒兵收伪司隶校尉樊陵、河南尹许相及诸阉人,无少长皆斩之。让、珪等复劫少帝、陈留王走小平津。尚书卢植追让、珪等,斩数人,其余投河而死。帝与陈留王协夜步逐荧光行数里,得民家露车,共乘之。

    辛未(28日),还宫。大赦天下,改“光熹”为“昭宁”。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割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董卓政变时期动向。

    董卓起初驻兵在夕阳亭(25-26日),政变后期才知道发生了政变,领兵至洛阳城西显阳苑(27日),然后听闻皇帝被劫出宫了,在北芒山一带,于是于北芒山接驾(28日)。

    后汉书:卓远见火起,引兵急进,未明到城西,闻少帝在北芒,因往奉迎。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割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徐州。

    下邳。

    行军途中。

    关羽:“大哥,此去丹阳募得壮士三千已有月余,吾等何日能返洛阳?”

    刘备:“不知矣。”

    张飞:“无沛国兵变之事便可无忧。”

    刘备:“翼德慎言。”

    突然,前方部队发生骚动。

    只听得毌丘毅一声大喝:“贼人在前,众将士随我破敌!”

    (先主传:顷之,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毌丘毅诣丹杨募兵,先主与俱行,至下邳遇贼,力战有功,除为下密丞,青州北海国下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