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尚小说网 > 三国将军本纪 > 第九章 图谋冀州

第九章 图谋冀州

作者:大魏左将军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
爱尚小说网 www.023us.com,最快更新三国将军本纪 !

    冀州。

    邺城。

    随着袁绍进兵洛阳孟津,声威日盛,张杨和南匈奴于扶罗也带着“众至数千人”投入袁绍麾下,而曹操也带着千余人“进屯河内”,给袁绍添加了一股力量。

    韩馥忌惮袁绍力量的增强会威胁到自己对冀州的掌控,于是常常克扣袁绍的粮草。

    不得已,袁绍指使王匡发动河内的学生,挨家挨户探查官员和豪强家的情况,一旦发现有罪,就关进监狱,来勒索钱粮。像小地主常家,便因鞭打佃户被学生告发,而被抓起来。(事见《常林传》,此处不细表。)

    后来,初平二年(191),韩馥将鞠义反叛,韩馥与战失利。

    袁绍因为粮草的问题对韩馥不满,悄悄的与鞠义相结。

    这时袁绍的谋士逢纪建议道:“夫举大事,非据一州,无以自立。今冀部强实,而韩馥庸才,可密要公孙瓒将兵南下,馥闻必骇惧。并遣辩士为陈祸福,馥迫于仓卒,必可因据其位。”

    希望袁绍联结公孙瓒图谋冀州。

    袁绍深以为然,于是写信给公孙瓒。

    但同时自己引兵北上也得找个理由不是?

    于是袁绍把韩馥克扣自己粮草的事爆了出来,希望引得正面的政治舆论支持。

    大概盟主袁绍断粮的事传到酸枣,兖州刺史刘岱为此写信给冀州牧府治中从事刘子惠,痛斥韩馥,并扬言如果诛杀董卓成功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回军讨伐韩馥。

    范书《袁绍传》李贤注引《英雄记》:兖州刺史刘岱与其(刘子惠)书道:“(董)卓无道,天下所共攻,死在旦暮,不足为忧。但卓死之后,当复回师讨文节(韩馥)。拥强兵,何凶逆,宁可得置!”

    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后,袁绍当即率领部队北上,找韩馥讨要说法。于此同时,见势不妙的韩馥部下赵浮、程奂从河阳(孟津左边不远)回追,赶到孟津,沿黄河追击了近500里,终于在朝歌清水口赶上袁绍。

    话说公孙瓒得到袁绍书信后,当即就集结兵马、准备南下。

    冀州韩馥得知后,坐立不安......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袁术方面军。

    孙坚部队士气高昂,董卓于是派遣李傕希望与孙坚联姻,“今坚列疏子弟任刺史、郡守者,许表用之。”

    坚曰:“卓逆天无道,荡覆王室,今不夷汝三族,县示四海,则吾死不瞑目,岂将与乃和亲邪?”(三国杀台词出处。)

    挺近大谷关,与董卓军鏖战,最终击败董卓军,占领了大谷关,此时,孙坚军距离洛阳仅仅九十里。

    被孙坚击败后,董卓在初平二年三月离开洛阳,前往长安,走时盗挖洛阳诸帝陵,焚烧洛阳郊外的村庄、肃清壁野。

    同时任命朱儁防守洛阳。(朱儁乘机逃离了董卓。)

    孙坚在洛阳击败吕布后,得到了一片残破的洛阳。(得到了玉玺。)

    于是孙坚乃扫除宗庙,平塞诸陵,分兵出函谷关,至新安、渑池间,与董卓军部将继续对峙,整备兵马等待粮草。(董越守渑池、牛辅守安邑防白波、段煨守华阴。)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驻扎在关东酸枣的联军由于粮草原因,解散了。(前文司马朗传:还提到联军掠夺百姓。)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就在董卓西撤长安之际,刘虞派遣的使者田豫终于到达了长安,面见天子后,天子也是知道的刘虞的忠心,于是派遣刘虞的儿子刘和悄悄的出了长安,希望刘虞发兵迎接献帝东归。(前文已写)

    刘和到达南阳袁术的地盘后,被袁术扣下,让他写信给刘虞,让刘虞调兵过来。

    刘虞收到信后,就准备给兵,公孙瓒却提出不同意见,认为袁术得到兵马后,会扣着兵马不还,刘虞没听,依旧发兵。

    公孙瓒害怕袁术知道自己曾经劝阻刘虞发兵,会得罪袁术,于是派遣自己的弟弟公孙越领千余骑兵也来相助袁术。

    袁术势力大增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公孙瓒集结兵马后,外托讨董卓,而阴谋袭冀州。

    袁绍乃使外甥陈留高干及颍川荀谌等说馥曰:“公孙瓒乘胜来南,而诸郡应之。袁车骑引军东向,其意未可量也。窃为将军危之。”

    馥惧,曰:“然则为之奈何?”

    谌曰:“君自料宽仁容众,为天下所附,孰与袁氏?”

    馥曰:“不如也。”

    “临危吐决,智勇迈于人,又孰与袁氏?”

    馥曰:“不如也。”

    “世布恩德,天下家受其惠,又孰与袁氏?”

    馥曰:“不如也。”

    谌曰:“勃海虽郡,其实州也。今将军资三不如之势,久处其上,袁氏一时之杰,必不为将军下也。且公孙提燕、代之卒,其锋不可当。

    夫冀州天下之重资,若两军并力,兵交城下,危亡可立而待也。夫袁氏将军之旧,且为同盟。当今之计,莫若举冀州以让袁氏,必厚德将军,公孙瓒不能复与之争矣。是将军有让贤之名,而身安于太山也。愿勿有疑。”

    馥长史耿武、别驾闵纯、骑都尉沮授闻而谏曰:“冀州虽鄙,带甲百万,谷支十年。袁绍孤客穷军,仰我鼻息,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,绝其哺乳,立可饿杀。奈何欲以州与之?”

    馥曰:“吾衣氏故吏,且才不如本初。度德而让,古人所贵,诸君独何病焉?”先是,馥从事赵浮、程涣将强弩万人屯孟津,闻之,率兵驰还,请以拒绍,馥又不听。乃避位,出居中常侍赵忠故舍,遣子送印绶以让绍。

    袁绍遂领冀州牧。

    公孙瓒吃了个闷亏,但是袁氏势力之盛,也不是他所能匹敌,于是只能咽下这口气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袁绍刚领冀州,首先做的事情,就是延揽和拉拢冀州的名士。比如在韩馥时期不得志的审配、田丰,被袁绍征辟为属吏,就连先前劝说韩馥的沮授也被袁绍征辟为从事,并向袁绍建言东灭黄巾,西灭黑山,往北灭公孙瓒,威震四方,就四州可定,袁绍很高兴,就以沮授为监军。

    引沮授为别驾,因谓授曰:“今贼臣作乱,朝廷迁移,吾历世受宠,志竭力命,兴复汉室。然齐桓非夷吾不能成霸,句践非范蠡无以存国。今欲与卿戮力同心,共安社稷,将何以匡济之乎?”

    授进曰:“将军弱冠登朝,播名海内。值为立之际,忠义奋发,单骑出奔,董卓怀惧,济河而北,勃海稽服。拥一郡之卒,撮冀州之众,威陵河朔,名重天下。

    若举军东向,则黄巾可埽;还讨黑山,则张燕可灭;回师北首,则公孙必禽;震胁戎狄,则匈奴立定。横大河之北,合四州之地,收英雄之士,拥百万之众,迎大驾于长安,复宗庙于洛邑,号令天下,诛讨未服。以此争锋,谁能御之!比及数年,其功不难。”

    绍喜曰:“此吾心也。”即表授为奋武将军,使监护诸将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得到冀州的袁绍以盟主的身份干涉他州内政,这一干涉,就出了问题......

    PS:谢谢各位小伙伴不离不弃的支持,前传马上完结,主角马上登场。